为期三天的旅程从杭州汽车西站开始,来到衢州转车,因买不到直达婺源县城车票。从衢州再转车到婺源县城,既然买不到直达车票也就乐观点,当作多了个景点,就是有机会见识衢州。
到了婺源县城,我们要另外雇计程车到庆源村,我以为婺源不就一个小地方,但是我低估了婺源。婺源还真不小,从一个景点去另一景点有些需要一两小时车程,有时还得经过颠簸不平的道路,好像就要把你的五脏六腑翻转过来。在婺源的坐车经验,也让我们明白了何谓颠沛流离。
看到油菜花的我们简直兴奋无比,好像见到多年不见的老友,喜出望外,眨眼都嫌多余。总之,不断不停不歇地和油菜花照相,直到天黑了方肯罢休。
当晚我们去小村的‘大街’闲晃,一方面是要物色晚餐地点。我们看到有些人家的天台可作为用餐地点,觉得浪漫无比,询问菜肴价格后觉得不贵,就在某家民宅楼上来个浪漫晚餐了。
婺源的名肴是荷包鲤鱼和炖土鸡汤。我们也才知道这两道菜都是客人点餐后才将鱼和鸡宰杀的,因为我们点餐后店主要我们稍等上菜时间。我们点餐过后楼下传来鸡的嘶叫声,猜测那正在痛苦呐喊的就是将成为我们桌上肴的鸡,我们听到后心里一阵揪痛。鱼呢,它只恨无法提出有声的抗议,不然它也要像鸡一样留下最后的刺耳的一叫,要人们心里难受,背负愧疚感,是我们导致一尾鱼和一只鸡必须告别人间,对不起啊·······
用餐回旅舍途中听到播映影片的声音,原来是旧式露天电影,正播着《集结号》。我们也驻足观赏,觉得自己俨然小村的一份子。
第二天早上,要开始我们为时三小时的跋涉了。 我们先坐车到官坑,因为要从官坑登攀三小时到岭脚。这是鲜少游客会走的路线,一般上是驴友和登攀爱好者才会去的。这一段路途可以看到四星级半的油菜花梯田。我们没买联票,不能去看六星级的梯田,也不想和一大群游客挤迫。另一方面,我们能看到四星级半的梯田也于愿足矣,目的也不过是看油菜花。从庆源到官坑的需约四十分钟车程。
官坑到岭脚的路程是要翻越一座山头。我们从官坑攀爬不久,看到和我们逆向的登攀者,就向他们询问我们还需走多久,后来我们想,可能他们也是第一次走这条路,也不知我们已走了多远,因此他们所说的时间和距离未必正确:-) 我们这么自我安慰因为他们说我们才走了四分之一的路程,路还很远啊!!!
走着走着,偶尔会看到一些农夫,有些很好心,我们走错路了会纠正我们,有个老伯伯还叫我们走快些,因快下雨了,下雨时还在山上就危险了。真怀疑他们是山中的仙人,特地来指点凡人的呢!
终于,我们走到官坑最美的油菜花梯田,把我们兴奋的情绪拉到最高点。拍了许多照片后才依依不舍,频频回头地离开好像一条一条黄色缎带的梯田。
一棵八个人可以环抱的大树。
我们只在虹关随意走走,随便吃了中饭就去浙源。我们奇怪婺源的地名不是坑就是源的,司机解释说被山包围的就叫坑,有河流的称为源。原来如此。
从虹关我们来到浙源,来浙源是看龙天塔。
然后在这小村落随意看看,又拍油菜花后,就驶向我们的最后一站——清华。
清华是一个小镇。
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中国廊桥——彩虹桥。
(廊桥者也,根据百度解释,乃加建亭廊的桥,称为亭桥或廊桥,可供游人遮阳避雨,又增加桥的形体变化。)
我们没买联票不能去参观,所幸我们入住的旅舍窗口竟能遥望彩虹桥!!!
在这里我们住在一间由“施老师”经营的旅舍,施老师两夫妇很年轻,也很亲切。我们在施老师家解决我们第二天的晚饭和第三天的午饭。这回我们品尝了婺源另两道名菜——糊豆腐和粉蒸肉。
第三天早上我们写意地悠闲地细读这座小镇。因为我们买了下午五点的车票回杭州,时间宽裕。
在清华镇闲逛时,无处不在的油菜花田又映入我们的眼帘。尽管高喊审美疲劳,我们还是又钻进油菜花田里,想到就要告别金黄色的美丽油菜花田,还是忍不住要和她亲密接触,和油菜花近距离接触,抚摸油菜花,心情舒畅无比,好像又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了!
下午三时许我们乘小巴去婺源县城,从婺源县城乘长途大巴回杭州,婺源县城到杭州只需三小时半,很便捷也很快速。(我的中国同学有次和我说她回家要乘十多小时的火车,我回答那还好的。她觉得我这么回答就表示我已习惯中国的路程和距离,而不了解的人听到会直呼:哇,十多小时,不可思议呵!)
秋天时可考虑重游婺源来看红枫叶了 :-)